主頁 地圖 索引 搜尋 新聞 前期雜誌 相關聯結 關於 LinuxFocus
[Top Bar]
[Bottom Bar]
[Photo of the Author]
作者: Olivier Chapuis

關於作者:

作者主修數學,尤其是電腦的邏輯,方程和理論。 他最近才發現 Linux 而且非常喜愛它。作者喜歡 Muriel ,跳水, 也喜歡 Brittney ,海,航行和好吃的東西。

內容:

  1. 簡介
  2. 主要步驟
  3. 準備工作
  4. 重新建立 Windows 的硬碟分割區
  5. 使用新的分割區
  6. 問題
  7. 參考資料

如何移除 Windows

[Ilustration]

前言:

我在這篇文章裡要講解的是如何從 Linux 和 Windows 共存的機器中移除 Windows 系統, 而且把空出來的空間留給 Linux 用。 這篇文章的主要對象是給 Linux 的新手 (也包括我自己)。



 

簡介

安裝完 Linux 兩個月後的某一天,我突然想把 Windows 刪掉。 原因是我根本不想再用 Windows 了! 我想許多的初學者可能也遇到和我同樣的情況, 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來幫助他們 (進階者也可以讀讀,給我一些建議)。 這種情況有兩種解決辦法:

第一種是從新安裝 Linux。這樣的好處是即使你對 Linux 知道的不多, 也可以在安裝時做出很好的選擇,尤其在處理磁碟分割 (Disk Partitioning) 的時侯。 但缺點是你會丟掉硬碟上所有的東西。雖然你也可以把必要的檔案先備份起來, 但是還原的工作會花上很多的時間和心血。

第二種方法是直接移除 Windows (很簡單),然後再把空出來的空間挪給 Linux 用。 也就是說,「重新分割」(Repartition),這道手續有點困難,相關文件也不多。 但好處是你的系統會和從前的一模一樣,只是多了很多空間。而且如果你沒有成功, 你還是可以用第一種方法再試。以下我介紹我用的方法, 但細節可能會和你的系統有一些出入。還有一點,如果你有一張空磁碟, 你可以先把重要的檔案備份到這張磁碟上,再重新安裝。 我想這是一種較安全的方法,且結果也比較理想。 我是把檔案備份到一張 1.44 Mb 的磁片上。 不管如何希望以下的方法對初學者能有所幫助。

我要感謝 Olivier Tharan 在 fr.col.moderated 上的回信, 那封信算是本文的第"負一"版。還有 Finn bo Jorgensen 和 Chomouel boudjnah 他們的回信。

 

主要步驟

- 準備工作: 備份且記下重要的檔案。讀完整篇文章再繼續。(請參照第三節)

- 移除 Windows 。(請參照第四節)

- 重新分割,較難的步驟。(請參照第五節)

 

準備工作

首先,備份所有重要的檔案。尤其是設定檔和你的文件檔案。 以下我不再重覆。

最重要的一步是了解你到底要怎麼做。本文對使用到的指令和檔案只作一些解說。 最好是用 man 讀一讀這些指令的說明: fdisk, mk2ext, cp (蠻實用的指令), lilo, lilo.conf 和 fstab (此外還有一些設定檔的 man 說明)。 Lilo 有些很詳盡的說明放在 /usr/doc/lilo-0.20/doc 下(因系統而異), 而且還有一篇長達 46 頁的使用說明書。有關 fdisk 的完整說明則是放在 /usr/doc/util-linux-2.7/README.fdisk。 寫這篇文章的時侯我還發現了一篇很有用的 mini-HOWTO: 硬碟升級 Mini How-To (Hard Disk Upgrade Mini How-To)。

第一步,底下是我的磁碟分割表 (Partition Table):

   [olivier@snoopy  olivier]# /sbin/fdisk -l         (用超級使用者 su 的身份)

   Disk /dev/hda: 128 heads, 63 sectors, 788 cylinders
   Units = cylinders of 8064 * 512 bytes

      Device Boot  Begin   Start     End  Blocks  Id System
   /dev/hda1   *       1       1     397 1600672+  c Unknown
   /dev/hda2         398     398     601  822528  83 Linux native
   /dev/hda3         602     602     627  104832  82 Linux swap
   /dev/hda4         628     628     788  649152  83 Linux native

我們可以看到 Windows 位在 hda1 上。fdisk 通常都會把 FAT32 的分割區看成 <<Unknown>> (未知)。我的 Linux 核心 (Kernel, 2.0.34 版) 知道怎麼存取 FAT32,但 fdisk 卻不知道。底下是 df 指令的輸出,可以發現 /dev/hda1 的確可以被 Linux 使用。

    [olivier@snoopy olivier]# df

    Filesystem        1024-blocks    Used   Available  Capacity  Mounted on
    /dev/hda2            796065    506992      247947     67%    /
    /dev/hda4            628351    226366      369528     38%    /home
    /dev/hda1           1594456    850420      744036     53%    /mnt/dos

你得修改兩個設定檔 /etc/fstab 和 /etc/lilo.conf ,它們看起來有點像底下的輸出。

    [olivier@snoopy olivier] less /etc/fstab

    /dev/hda2          /                 ext2         defaults        1 1
    /dev/hda4          /home             ext2     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hda3          swap              swap      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/dev/fd0           /mnt/floppy       ext2         user,noauto     0 0
    /dev/cdrom         /mnt/cdrom        iso9660      user,noauto,ro  0 0
    none               proc              proc      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/dev/hda1          /mnt/dos          msdos        user,noauto     0 0
    [olivier@snoopy olivier] less /etc/lilo.conf

    boot=/dev/hda
    map=/boot/map
    install=/boot/boot.b
    prompt
    timeout=500
    image=/boot/vmlinuz-2.0.34-1
            label=linux
            root=/dev/hda2
            read-only
    other=/dev/hda1
           label=dos
           table=/dev/hda

 

重新建立 Windows 的硬碟分割區

從現在起你一定得用 root 的身份操作。我尤其建議你用 root 登入(別用 su)。 如果你用的是 vi 編輯器,你可能要下 w! 指令才能存檔。 建議你在每回存檔完後,檢查是否修改過的檔案真的被存起來了。 (離開編輯器用 less 指令來查看)

你現在要用 fdisk 和 mke2fs 兩個指令。這些可以在硬碟或是其它儲存媒體上用。 在使用前最好是不要連接 (mount) 要修改的那一個分割區。請看底下的三個步驟:

- 如果你要的分割區已經被連接上了,用 umount 指令來分離,如: umount /mnt/dos

- 啟動 fdisk。更換 hda1 的分割區類別 (System Id)。 我們現在告訴 fdisk 這個分割區要改成為 Linux 自有的分割區 (Linux Native Partition)。 用 t 指令 (t, 1, 83)來修改。再用 p 指令來查看。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 Unkown 現在變成了 linux native 還有 System Id 現在變成了 83。最後,用 w 指令儲存和離開。 用 fdisk -l 指令再看一次。離開時我遇到以下的錯誤訊息:

  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!
       Calling ioctl() to re-read partition table.
       Syncing disks.
       Re-read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: Device or resource busy.
       Reboot your system to ensure the partition table is updated.

但我不理會它所以沒有重新開機。

- 格式化 (Format): mke2fs /dev/hda1。 你會先看見很多數字在跳動,然後就再也見不到 Windows 了! 你也可以在 mke2fs 後加上 -c 的 參數,這樣可以順便檢查硬碟有沒有損壞的地方。

好啦! Windows 沒啦! 其實我並不是很排斥 Win98 (但討厭 Microsoft),只是很喜歡 Linux...

 

使用新的分割區

好了,現在我有一個 1.5 Gb 的空白分割區,我打算把 600 Mb 拿來做 /home , 800 Mb 做 / 和 100 Mb 做交換區 (Swap partition)。我把 /home/myaccount 裡 100Mb 的資料 移到 /usr/local ,把 /usr/local 留在 hda2 上再把 / 移到 hda1 上:

   Filesystem      1024-blocks  Used   Available Capacity Mounted on
   /dev/hda1        1600672    465000   1130672     29%    /
   /dev/hda2         796065    110000    696065     13%    /usr/local 
   /dev/hda4         628351     40739    587612      6%    /home

足夠我用好幾年了....

照我上面的計劃,我得先把 hda1 連接起來才行。一般就連接到 /mnt 即可。

- 在 /mnt 底下再建一個 tmp 的次目錄 (sub-directory) 。來連接 hda1: mkdir/mnt/tmp.

- 連接 hda1 到 /mnt/tmp : mount -t ext2 /dev/hda1 /mnt/tmp (-t ext2 指定檔案系統的種類)。

- 複製 / 到 /mnt/tmp/ 但保留目錄結構: cp -ax / /mnt/tmp/。-a 參數在 man 說明裡解釋為: <<Preserve as much possible of the structure and attributes of the original file in the copy. The same as -dpR>> 請自行參考 cp 的 man 說明。-x 參數指定不要把和現在所在位置不同的分割區也包括進來。 以我為例,這樣就不會把 /home 一起複製了。整個複製過程在我的 AMD K6 266 上花了 15 分鐘。 所以你可以先去喝杯咖啡或威士忌再回來。

- 但這樣做還是有一些地方不完整,因為 -x 參數的關係有兩個目錄沒有被複製進來, /home 和 /proc。所以現在我們要在新的分割區上建立這兩個目錄: mkdir /mnt/tmp/home 然後 mkdir /mnt/tmp/proc 這兩個目錄一定不可漏掉,這樣 /home (在 hda3 上) 和 /proc 以後才可以被連接上。

現在更複雜的是我們得修改 fstab 和 lilo.conf 檔案,重新開機後 Lilo 和 Linux 本身才知道 / 在哪裡。注意,我們必須修改 /mnt/tmp/etc/ 下的 fstab 而不是 /etc 下的。 因為新的系統在 /mnt/tmp 下。但是在重新開機前我們必須重新安裝 Lilo (如果你有 用 Lilo 的話)。現在必須修改 /etc/ 下的 lilo.conf 因為我們現在 就要執行 lilo 指令來重新安裝 Lilo。然後再把 /etc/lilo.conf 複製到新的分割區 /mnt/tmp/etc。 或者你可以直接修改 /mnt/tmp/etc/lilo.conf 然後在執行 lilo 的時候加上 -C 的參數告 訴 lilo 你的設定檔不是在 /etc/lilo.conf 而是在 /mnt/tmp/etc/lilo.conf 中。我示範的 是第二種方法。

- /mnt/tmp/etc/fstab

這個檔案指示系統在啟使的時侯如何連接不同的分割區。我們現在想把 / 連接到 hda1 上,所以要如下修改。但我們不可以有兩個 / 連接點! 所以我把 /dev/hda2 改 為連接到 /mnt/tmp。其它地方則沒變。

    /dev/hda1        /                ext2     defaults         1 1
    /dev/hda2        /mnt/tmp         ext2     defaults         1 2
    /dev/hda4        /home            ext2     defaults         1 3
    /dev/hda3        swap             swap     defaults         0 0
    /dev/fd0         /mnt/floppy      ext2     user,noauto      0 0
    /dev/cdrom       /mnt/cdrom       iso9660  user,noauto,ro   0 0
    none             /proc            proc     defaults         0 0

- /mnt/tmp/etc/lilo.conf.

lilo.conf 是 lilo 的設定檔,lilo 是位在 MBR (啟動磁區) 的開機管理程式。 我不想浪費篇幅說明 MBR。如果有人還在用 Loadlin 或用軟碟開機,我強烈建議換成 lilo ,因為我們的系統上 loadlin 已經沒用,而且這年頭誰還用軟碟片來開機呢? 我們告訴 lilo Linux 的核心 (Kernel) 現在是在 hda1 上 (原本是 hda2) 還有我們 得刪除所有有關 Windows 的設定。

     boot=/dev/hda
     map=/boot/map
     install=/boot/boot.b
     prompt
      timeout=500
     image=/boot/vmlinuz-2.0.34-1
           label=linux
           root=/dev/hda1
           read-only

- 執行 lilo: /sbin/lilo -v -C /mnt/tmp/etc/lilo.conf. -v 告訴 lilo 給予詳盡的輸出。 這時應該沒有任何的錯誤訊息,因為我們要重新啟動所以一定不能犯錯。 lilo 的訊息如下:

    LILO version 20, Copyright 1992-1997 Werner Almesberger
    Reading boot sector from /dev/hda
    Merging with /boot/boot.b
    Boot image: /boot/vmlinuz-2.0.34
    Added linux *
    /boot/boot.0300 exists - no backup copy made.
    Writing boot sector.

- 重新開機,再做一些小測試 (df, fdisk -l) 看看檔案系統是不是和我們指定的符合。

- 把 /mnt/tmp 底下 (hda2) 所有的東西刪除掉: (在 /mnt/tmp 下) rm -rf *

按照先前的安排,我們再用 cd 切換到 /usr/local 下,複製所有檔案到 /usr/tmp: cp -a * /mnt/tmp

驗證是否一切順利,再刪除 /usr/local: (在 /usr/local 下) rm -rf * ,注意不可以刪除 /usr/local 這個名字。

- 再編輯 /etc/fstab ,修改第二行:

     /dev/hda2    /usr/local          ext2    defaults       1 2

- 重新開機,再測試。

大功告成! 告訴你我當時非常的滿意,尤其是所有的程式後來都能正常的工作!

 

問題

事實上我在實作時遇到了一些問題。但我建議你去了解這些步驟,所以在你遇到問題的 時候你可以試著自行解決。Olivier Tharan 建議我重新啟動到單人模式中 (Single-user mode) 但我偷懶而跳過這一節。最好能在重新啟動前準備一張開機磁片 (但我不知道怎麼弄)。

底下是我遭遇到的問題。在第一次重新開機後,我的 /home 和 /proc 沒有被連接進來, 但幸好登入系統不成問題,所以我趕快用:

    [root@snoopy root]$ df
     Filesystem      1024-blocks    Used   Available  Capacity  Mounted on
     /dev/hda1          1548535   506977    961525     35%       /
     /dev/hda2           796065   506992    247947     67%       /mnt/tmp

/home 沒有被連接進來,所以我試著用 mount /home ,但 mount 卻顯示: <<mount: mount point /home does not exist>> 我才發覺我沒了解什麼叫"連接點" (Mount Point) 而漏了cp 的 -x 的參數。 所以我重新建立了 /home 和 /proc 兩個連接點,結果才和前面所敘述的一樣。


 

參考資料

  • man 說明: fdisk, mk2ext, cp, mv, rm, lilo, lilo.conf, fstab
  • /usr/doc/lilo-0.20/doc/User_Guide.ps
  • /usr/doc/util-linux-2.7/README.fdisk
  • Hard Disk Upgrade Mini How-To (硬碟升級 Mini How-To)
  • 原文以法文寫成,英文翻譯 Paul Kienzle,中文翻譯 郭予廷

    網頁維護:LinuxFocus 編輯組
    © Olivier Chapuis
    LinuxFocus 1999

    1999-08-03, generated by lfparser version 0.6.1

    mirror server hosted at Truenetwork, Russian Federation.